Linux: ls cp mv xargs 命令
Linux ls 命令
Linux ls(英文全拼:list files)命令用于显示指定工作目录下之内容(列出目前工作目录所含之文件及子目录)。
语法
ls [-alrtAFR] [name...]
参数 :
- -a 显示所有文件及目录 (. 开头的隐藏文件也会列出)
- -l 除文件名称外,亦将文件型态、权限、拥有者、文件大小等资讯详细列出
- -r 将文件以相反次序显示(原定依英文字母次序)
- -t 将文件依建立时间之先后次序列出
- -A 同 -a ,但不列出 "." (目前目录) 及 ".." (父目录)
- -F 在列出的文件名称后加一符号;例如可执行档则加 "*", 目录则加 "/"
- -R 若目录下有文件,则以下之文件亦皆依序列出
实例
列出根目录(\)下的所有目录:
# ls / bin dev lib media net root srv upload www boot etc lib64 misc opt sbin sys usr home lost+found mnt proc selinux tmp var
列出目前工作目录下所有名称是 s 开头的文件,越新的排越后面 :
ls -ltr s*
将 /bin 目录以下所有目录及文件详细资料列出 :
ls -lR /bin
列出目前工作目录下所有文件及目录;目录于名称后加 "/", 可执行档于名称后加 "*" :
ls -AF
Linux cp 命令
语法
cp [options] source dest
或
cp [options] source... directory
参数说明:
- -a:此选项通常在复制目录时使用,它保留链接、文件属性,并复制目录下的所有内容。其作用等于dpR参数组合。
- -d:复制时保留链接。这里所说的链接相当于 Windows 系统中的快捷方式。
- -f:覆盖已经存在的目标文件而不给出提示。
- -i:与 -f 选项相反,在覆盖目标文件之前给出提示,要求用户确认是否覆盖,回答 y 时目标文件将被覆盖。
- -p:除复制文件的内容外,还把修改时间和访问权限也复制到新文件中。
- -r:若给出的源文件是一个目录文件,此时将复制该目录下所有的子目录和文件。
- -l:不复制文件,只是生成链接文件。
cp命令整理
(xxx含义为目录a/下的所有文件)
copy | 目录a | 目录b | 结果 | 说明 |
---|---|---|---|---|
cp -r | a | b | b/a/xxx | 拷贝a目录下所有文件及子目录到b目录的a目录 |
cp -r | a/* | b | b/xxx | 拷贝a目录下所有文件(不含子目录)到b目录 |
cp -r | a/. | b | b/xxx | 拷贝a目录下所有文件及子目录到b目录 |
实例
使用指令 cp 将当前目录 test/ 下的所有文件复制到新目录 newtest 下,输入如下命令:
$ cp –r test/ newtest
注意:用户使用该指令复制目录时,必须使用参数 -r 或者 -R 。
cp强制覆盖
若发现
cp -rf
命令强制覆盖并不管用,原因是cp
被设置了别名有三种做法
<方法一>直接用
bin
目录下的cp
which cp #查看cp所在目录
/bin/cp -rf aaa bbb
<方法二>前面加"\"
\cp -rf aaa bbb
<方法三>取消别名
unalias cp #取消别名
cp -rf aaa bbb
alias cp='cp -i' #操作后恢复别名
<延伸了解>
alias
别名有一些是被系统定义的,可以通过alias
命令查看。
[root@suplicstore wls12.2.1.4]# alias
alias cp='cp -i'
alias egrep='egrep --color=auto'
alias fgrep='fgrep --color=auto'
alias grep='grep --color=auto'
alias l.='ls -d .* --color=auto'
alias ll='ls -l --color=auto'
alias ls='ls --color=auto'
alias mv='mv -i'
alias rm='rm -i'
alias which='alias | /usr/bin/which --tty-only --read-alias --show-dot --show-tilde'
我们自己也可以通过alias [name[=value]]
格式自定义别名,比如alias vi='vim'
,让一些常用的参数不用重复输入或者复杂的命令变短。另外如果想删除别名,也可以用unalias
命令来操作,比如unalias vi
。
但是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输入的alias
命令只是生效于当前窗口(shell),系统重启或者开启新的窗口后我们自定义的alias
就失效了。如何让alias
命令在系统重启或者开启新窗口后仍然可用呢?需要修改环境变量。
Linux mv 命令
Linux mv(英文全拼:move file)命令用来为文件或目录改名、或将文件或目录移入其它位置。
语法
mv [options] source dest mv [options] source... directory
参数说明:
- -b: 当目标文件或目录存在时,在执行覆盖前,会为其创建一个备份。
- -i: 如果指定移动的源目录或文件与目标的目录或文件同名,则会先询问是否覆盖旧文件,输入 y 表示直接覆盖,输入 n 表示取消该操作。
- -f: 如果指定移动的源目录或文件与目标的目录或文件同名,不会询问,直接覆盖旧文件。
- -n: 不要覆盖任何已存在的文件或目录。
- -u:当源文件比目标文件新或者目标文件不存在时,才执行移动操作。
mv 参数设置与运行结果
命令格式 | 运行结果 |
---|---|
mv source_file(文件) dest_file(文件) |
将源文件名 source_file 改为目标文件名 dest_file |
mv source_file(文件) dest_directory(目录) |
将文件 source_file 移动到目标目录 dest_directory 中 |
mv source_directory(目录) dest_directory(目录) |
目录名 dest_directory 已存在,将 source_directory 移动到目录名 dest_directory 中;目录名 dest_directory 不存在则 source_directory 改名为目录名 dest_directory |
mv source_directory(目录) dest_file(文件) |
出错 |
实例
将文件 aaa 改名为 bbb :
mv aaa bbb
将 info 目录放入 logs 目录中。注意,如果 logs 目录不存在,则该命令将 info 改名为 logs。
mv info/ logs
再如将 /usr/runoob 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移到当前目录下,命令行为:
$ mv /usr/runoob/* .
Linux xargs 命令
xargs(英文全拼: eXtended ARGuments)是给命令传递参数的一个过滤器,也是组合多个命令的一个工具。
xargs 可以将管道或标准输入(stdin)数据转换成命令行参数,也能够从文件的输出中读取数据。
xargs 也可以将单行或多行文本输入转换为其他格式,例如多行变单行,单行变多行。
xargs 默认的命令是 echo,这意味着通过管道传递给 xargs 的输入将会包含换行和空白,不过通过 xargs 的处理,换行和空白将被空格取代。
xargs 是一个强有力的命令,它能够捕获一个命令的输出,然后传递给另外一个命令。
之所以能用到这个命令,关键是由于很多命令不支持|管道来传递参数,而日常工作中有有这个必要,所以就有了 xargs 命令,例如:
find /sbin -perm +700 |ls -l #这个命令是错误的 find /sbin -perm +700 |xargs ls -l #这样才是正确的
xargs 一般是和管道一起使用。
命令格式:
somecommand |xargs -item command
参数:
- -a file 从文件中读入作为 stdin
- -e flag ,注意有的时候可能会是-E,flag必须是一个以空格分隔的标志,当xargs分析到含有flag这个标志的时候就停止。
- -p 当每次执行一个argument的时候询问一次用户。
- -n num 后面加次数,表示命令在执行的时候一次用的argument的个数,默认是用所有的。
- -t 表示先打印命令,然后再执行。
- -i 或者是-I,这得看linux支持了,将xargs的每项名称,一般是一行一行赋值给 {},可以用 {} 代替。
- -r no-run-if-empty 当xargs的输入为空的时候则停止xargs,不用再去执行了。
- -s num 命令行的最大字符数,指的是 xargs 后面那个命令的最大命令行字符数。
- -L num 从标准输入一次读取 num 行送给 command 命令。
- -l 同 -L。
- -d delim 分隔符,默认的xargs分隔符是回车,argument的分隔符是空格,这里修改的是xargs的分隔符。
- -x exit的意思,主要是配合-s使用。。
- -P 修改最大的进程数,默认是1,为0时候为as many as it can ,这个例子我没有想到,应该平时都用不到的吧。
实例
拷贝所有folder1 下所有文件及子目录到folder2,相当于cp -r folder1/. folder2/
ls folder1 -A | xargs -i cp -vrf {} folder2
xargs 用作替换工具,读取输入数据重新格式化后输出。
定义一个测试文件,内有多行文本数据:
# cat test.txt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
多行输入单行输出:
# cat test.txt | xargs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
-n 选项多行输出:
# cat test.txt | xargs -n3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
-d 选项可以自定义一个定界符:
# echo "nameXnameXnameXname" | xargs -dX name name name name
结合 -n 选项使用:
# echo "nameXnameXnameXname" | xargs -dX -n2 name name name name
读取 stdin,将格式化后的参数传递给命令
假设一个命令为 sk.sh 和一个保存参数的文件 arg.txt:
#!/bin/bash #sk.sh命令内容,打印出所有参数。 echo $*
arg.txt文件内容:
# cat arg.txt aaa bbb ccc
xargs 的一个选项 -I,使用 -I 指定一个替换字符串 {},这个字符串在 xargs 扩展时会被替换掉,当 -I 与 xargs 结合使用,每一个参数命令都会被执行一次:
# cat arg.txt | xargs -I {} ./sk.sh -p {} -l -p aaa -l -p bbb -l -p ccc -l
复制所有图片文件到 /data/images 目录下:
ls *.jpg | xargs -n1 -I {} cp {} /data/images
xargs 结合 find 使用
用 rm 删除太多的文件时候,可能得到一个错误信息:/bin/rm Argument list too long. 用 xargs 去避免这个问题:
find . -type f -name "*.log" -print0 | xargs -0 rm -f
xargs -0 将 \0 作为定界符。
统计一个源代码目录中所有 php 文件的行数:
find . -type f -name "*.php" -print0 | xargs -0 wc -l
查找所有的 jpg 文件,并且压缩它们:
find . -type f -name "*.jpg" -print | xargs tar -czvf images.tar.gz
xargs 其他应用
假如你有一个文件包含了很多你希望下载的 URL,你能够使用 xargs下载所有链接:
# cat url-list.txt | xargs wget -c